黑松盆景栽培養(yǎng)護方法
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是道路景觀創(chuàng)造的重中之重,盡量采用鄉(xiāng)土樹種或長期以來已經(jīng)適應本地生長的外來樹種.常用行道樹樹種有合歡,柳杉,很香,白玉蘭,銀,女頁,七葉樹,樓花,金錢松,重陽木,木麻黃,黃途木,三角楓,五角楓,梧桐等.由于地區(qū)不同和各城市的樹種特性不同,選用樹種也不同.
由于黑松針葉粗硬而較長,不宜剪扎成層片狀,多以自然形為主,顯示典型松樹特色。老樁則可以根據(jù)樹樁的形態(tài),因勢利導,因材附形,采取修剪與蟠扎相結合的方法,制作出自然優(yōu)美,蒼勁古樸的盆景。
養(yǎng)護
黑松喜陽光充足和空氣流通的環(huán)境,耐寒冷和干旱。平時可常年陳放在庭院中臺坡和陽臺等光照充足、空氣流動之處。但小型盆景在盛夏時,不宜強光暴曬。冬季可露地越冬,最好連盆埋人向陽背風地方。若在室內(nèi)越冬,室溫不宜太高,清明節(jié)即可移到室外。
造型
黑松盆景的造型可在一月至三月樹液流動較為緩慢時進行,這時枝條的傷口處基本無松脂溢出,對其生長影響不大。黑松的萌發(fā)力較弱,應利用原有的枝、干進行吊扎造型,將多余的枝、干、根縮剪,并對其生長方向進行調(diào)整,將向上生長的枝條調(diào)整為平展式或下垂式,除直干式盆景外,其他形式的盆景要避免主干、枝條、根有僵直的線條出現(xiàn),使其剛柔相濟,曲折有致。黑松的根系發(fā)達,可根據(jù)造型的需要進行提根,以表現(xiàn)其蒼古的韻味。
上盆
采掘后的松樁一般宜用紫砂陶盆。上盆前,先剔除山土二分之一左右,剪去枯根爛根,剪短部分長根,同時剪去過多的枝干、松針以減少受傷根系的負擔。最好在采掘時,多挖些當?shù)厣酵?,有利于黑松對土壤的適應。用龜背瓦片重疊蓋住盆洞,把粗粒的山土放在盆底,然后將松樁置于中間,下二分之一盆土,以全部蓋住根系為準,壓實,并用竹扦向根隙間填土搗實,再下土。切忌根部懸空留有空穴。上盆后的黑松樁景,先澆足塘水或沉淀水,置于陽光充足、濕潤通風處。
修剪
黑松的修剪以摘芽為主。新上盆的黑松樁景一般一年內(nèi)不摘芽,枝繁葉茂根系才發(fā)達。第二年的三月至四月間新芽伸長,但尚未抽生針葉時進行。一般摘掉每根頂芽長的二分之一左右,如不需要增長枝條的樁景,可將頂芽全部摘去。對于影響樁景姿態(tài)美觀的枝干,可在冬季休眠期剪除,并用蠟或膠封口。
澆水
黑松喜干燥,澆水不可過多,宜干透再澆,但經(jīng)常在葉面上噴水,對生長有利。在生長期適當控水,可使枝干粗矮,針葉短小,增添觀賞價值。夏季高溫時,可經(jīng)常噴葉面水,有利生長。春、夏季適當扣水,可使新枝低矮,針葉短小。
施肥
黑松還非常耐貧瘠,不喜歡大肥,每年春季生長旺盛期可施兩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,秋季再施一次經(jīng)過發(fā)酵的餅屑即可。每年的春秋的肥即能滿足生長需要,春季施肥宜淡,如果肥液過濃,反而會造成枝葉生長過旺,影響造型。秋季為松芽生長和枝干增粗的季節(jié),也可施幾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液,使其生長健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