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蘭菊養(yǎng)殖要訣
荷蘭菊幼苗定植露地后,需適當?shù)淖贩?、灌水、除草、摘心。開花前追肥2-3次,生長期根據(jù)對花期的要求,適當摘心,一般摘心20天后又可顯花,摘心后植株生長茂盛、花色艷麗。根據(jù)對花期的要求,還可進行促成栽培。即在生長期日溫不要超過25℃,夜溫控制在5℃以上,溫度過高或晝夜溫差過大,則不開花。

培養(yǎng)荷蘭菊要注意適時修剪,這是控制花期的關鍵所在。針對荷蘭菊具有耐修剪、分枝多的特性,生長期間可進行4次修剪。第1次修剪在6月上旬,第2次修剪在7月初。這兩次修剪可將各枝條頂端都剪去,促使腋芽萌發(fā),多形成分枝。第3次和第4次修剪分別在7月底和8月下旬,這兩次修剪主要目的是修整植株形狀,使其枝葉生長勻稱平衡,以保持植株豐滿茂盛。經(jīng)過如此修剪,盛花期正好在國慶節(jié)期間。如果要求它在‘‘五一’’節(jié)開花,則可于頭年9月進行扦插,或深秋挖老根上盆,冬季放低溫室內培養(yǎng),即可如期開花。
荷蘭菊采用播種、扦插、分株等方法均可繁殖。3月下旬在溫室內盆播或溫床播種育苗,在15-22℃條件下,約1周可以發(fā)芽;當幼苗長至3-4厘米高時,間苗1次,6-8厘米高時以株行距8厘米×8厘米移植。4月中下旬定植露地,株行距30-50厘米,如果盆栽每盆栽植3-5株。扦插繁殖多在5-6月間進行,剪取嫩枝,在沙床上進行扦插,2周后生根即可移植;也可在9月份扦插,第2年‘‘五一’’即可開花;7-8月扦插,可為‘‘十一’’布置花壇提供花苗。分株繁殖,在秋季或春季將自根老株根際處發(fā)生的萌蘗取下分栽,每從3個芽左右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培育,即可移栽,一般品種可隔年分株1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