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中藥丨暴馬丁香
名稱(chēng):
暴馬丁香 bao ma ding xiang
別名:
暴馬子皮、白丁香、棒棒木、荷花丁香。
英文名:
Syringae Cortex

藥用部位:
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Syringa reticulate (Blume.)Hara var.mandshurica (Maxim.)Hara的樹(shù)皮。
植物形態(tài):
灌木或小喬木。高3~8米。樹(shù)皮暗灰褐色,有橫紋,小枝灰褐色,皮孔明顯,橢圓形,外凸。單葉對(duì)生,葉柄長(zhǎng)約l厘米;葉片卵形或廣卵形,長(zhǎng)5~12厘米,寬3~9厘米,先端漸尖,或呈尾狀,或鈍,基部通常廣楔形或近圓形,全緣;上面淡綠色,有光澤,下面灰綠色,葉脈明顯突起。夏季開(kāi)白色花,多花形成疏大頂生圓錐花序,長(zhǎng)15~25厘米;小花梗長(zhǎng)1~2毫米;萼鐘狀,4裂;花冠4裂,管部較萼略長(zhǎng);雄蕊2,花絲較花冠裂片約長(zhǎng)2倍,伸出花冠外。蒴果長(zhǎng)圓形,長(zhǎng)約2.3厘米,常有小瘤突,熟時(shí)2裂;種子每室2粒,周?chē)呒堎|(zhì)翅。
產(chǎn)地分布:
生于河岸、林緣及針闊葉混交林內(nèi)。分布于我國(guó)東北、華北和西北各地。朝鮮、日本、俄羅斯也有。
采收加工:
春秋兩季剝?nèi)?shù)皮,曬干。
藥材性狀:
暴馬丁香藥材呈槽狀或卷筒狀,長(zhǎng)短不一,厚2~4毫米,外表面暗灰褐色,嫩皮平滑,有光澤,表皮粗糙,有橫紋,皮孔橢圓形,暗黃色;內(nèi)表面淡黃褐色。質(zhì)脆,易折斷,斷面不整齊。氣微香,味苦。以皮厚、味苦者為佳。
性味歸經(jīng):
性微寒,味苦。歸肺經(jīng)。
上一篇:暴馬丁香和紫丁香的區(qū)別
下一篇:暴馬丁香花期在什么時(shí)候